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:大连建筑装饰网 > 关于协会 > 行业新闻

习近平批8种“怪象”,条条戳中设计行业痛点(原创)
信息来源:中装新网   发布时间:2015-10-19

核心提示:时隔一年之后,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,对当前文化艺术工作8大乱象的总结针针见血,而且条条戳中设计行业的痛点,引发设计师的自省与反思。
  2014年10月15日,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。一年后的2015年10月14日,这篇重要讲话公开发表,全文1万4千余字,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文化艺术工作的高度重视,令人振奋,其对当前文化艺术行业乱象的总结和点评的针针见血,引入思索。
  对于文艺工作密切相关的设计行业而言,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些乱象的批评,也让其汗颜。八种乱象,无一不戳中设计行业的痛点,引发设计师的自省与反思。
  一、 有数量缺质量
  不能否认,在文艺创作方面,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、有“高原”缺“高峰”的现象,存在着抄袭模仿、千篇一律的问题,存在着机械化生产、快餐式消费的问题。
  在以快速消费著称的互联网时代,“快”成为很多行业抢占商机和市场的手段,短期内数量巨大,成为很多企业和设计师制胜的关键,甚至一向以艺术与个性见长的设计行业也不能幸免,克隆式建造新建筑,批量出产室内方案,工厂化生产个性化产品……有些设计师或设计师公司,以不再苦思冥想、深入调研,而是照搬或部分复制既有方案,快速出图,设计撞脸现象频频出现。
  以建筑设计为例,前几年,住房供不应求,地产开发商和设计院为抢占商机,重“生产”而非“设计”,房地产行业的火爆和过度开发,致使中国建筑的千篇一律,中国城市的千城一貌。如今,房地产市场逐渐饱和,但“千城一貌”的局面已然形成,多数仅看到眼前利益的小型设计院已经没有了市场。期待,中国建筑能够在众多学者和专家的审视之下,在建筑师的自省与成长中有了新的、更好的面貌。
  二、 低俗泛滥:把作品当“摇钱树”、当“摇头丸”
  在有些作品中,有的搜奇猎艳、一味媚俗、低级趣味,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“摇钱树”,当作感官刺激的“摇头丸”;有的追求奢华、过度包装、炫富摆阔,形式大于内容;还有的热衷于所谓“为艺术而艺术”,只写一己悲欢、杯水风波,脱离大众、脱离现实。
  2014年起,人们知道了奇葩建筑的另一个名字——奇奇怪怪的建筑,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不要搞“奇奇怪怪的建筑”,之后人们又将周遭奇奇怪怪的建筑一一盘点,发现竟是无处不在,一栋比一栋更奇奇怪怪,且其耗资之多,耗时之长,令人惊奇。
  在中国现代建筑发展史上,不同时期的建筑思潮都会引起业界广泛关注与讨论,如现代主义、中国特色,以及不太容易被大众接受的超现实主义等等,但任何一种新的主义出现之后,炒热的是设计圈和建筑界。但近年来,大裤衩(央视大楼)、水中巨蛋(国家大剧院)、大秋裤(东方之门)、福寿禄(天子大酒店)等建筑,从其建筑初现雏形就引起公众热议,挑战公众审美,建筑设计已不再是圈内的话题。
事出必有因,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此次发言。在创新的时代,设计师一味追求造型的“新、奇、特”,为艺术而艺术,有的设计出偏离大众审美的作品,有的追求奢华、过度讲究,设计出耗费大量物力财力的大型公共建筑。形式大于内容,功能小于需求。
三、 浮躁之风:不能及时兑换成人民币不值得
  为一部作品反复打磨,不能及时兑换成实用价值,或者说不能及时兑换成人民币,不值得,也不划算。这样的态度,不仅会误导创作,而且会使低俗作品大行其道,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。
  与“有数量缺质量”现象密切相关的是设计师群体的浮躁之气,“有数量缺质量”是结果,而行业的“浮躁之风”是根源。设计是一个更新速度很快,但设计师成长比较缓慢的行业,年轻设计师需要在行业沉淀几年之后,才能速度成长,跟得上设计行业的进步,敏锐察觉国际的潮流风向。
  而,有些设计师看到的是梁志天、高文安、梁景华、邱德光、扎哈•哈迪德、诺曼•福斯特、安藤忠雄等设计师的成就及甲方、同行、媒体对他们的追捧,却很少有人真正如他们年轻时、不曾成为大师之时那般的沉稳地、向上地执著于设计行业,认真地、全力地对待每一次设计,经历每一次成长与脱变。
  四、 作风漂浮:走马观花、蜻蜓点水下基层
  我要讲深入生活,有些同志人是下去了,但只是走马观花、蜻蜓点水,并没有带着新,并没有动真情。
  接上,设计师的浮躁,表现在其作品的浮躁,使他们经历不起设计和商业的失败,承受不了公众对设计的不理解。反射到行动上,没有全心、尽力却打磨作品,急于求成,追求短期的眼球的利益,拒绝成长的步伐和向上的自己,环境好些,感觉自己及其设计不被认可,环境不好时,感叹,时运不济。这也是为什么,在拥有室内设计在职人员40万余名的中国,鲜少有设计师能成长为大师的关键原因之一。
五、 价值观缺失: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
  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、观念大碰撞、文化大交融的时代,出现了不少问题。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的价值观缺失,观念没有善恶,行为没有底线,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,什么缺德勾当都敢做,没有国家观念、集体观念、家庭观念,不讲对错,不问是非,不知美丑,不辨香臭,浑浑噩噩,穷奢极欲。
  就设计行业而言,尤其是室内设计行业,“违犯党纪国法”“没有国家观念”等词汇虽然是严重的。但集体观念、国家观念缺失、行为没有底线,缺失直击行业恶习。执行“抄袭”、奉行“0设计费”抢占市场,争夺客户资源的设计师,显然已无视市场环境、行业发展,置职业道德于不理,缺失作为一个设计师应该有的职业价值观。
  六、 崇洋媚外: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
  如果“以洋为尊”、“以洋为美”、“唯洋是从”,把作品再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,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,东施效颦,热衷于“去思想化”、“去价值化”、“去历史化”、“去中国化”、“去主流化”那一套,绝对是没有前途的
  不可否认,国外设计大师的作品,的确有可取之处,国外的设计理念更为先进。但国外设计大师的作品和先进设计理念,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。但国内出现一种怪象:有国外设计师参与的作品更牛气,有国外设计师参加的活动更高端,而设计师也以在国外竞赛中获得名次引以为傲。
  看一下, 央视新大楼设计师库哈斯、国家大剧院设计师保罗•安德鲁、银河soho设计师扎哈•哈迪德受到的追捧和认可,再看一下他们的作品受到的争议:大裤衩、水中巨蛋及因为效果难以实现而不得不调整方案的银河SOHO。我们斥巨资请来的设计师似乎有些任性,还出现“水土不服”的症状。但,仍没有阻止方案的被采用。
  建筑圈对于“洋建筑”和“洋设计师”的追捧,举不胜举。而室内设计圈,对室内设计师依然如此,国外设计师但凡有些作品,便能为“大师”之名出席设计活动,发表自己的话语;对室内设计风格和潮流也如此,不是根据本土和适合项目环境的风格决定设计,还是一味追求“新”求“洋”,当然这样甲方的个人品味有关,但与设计师的自我宣传与引导不无关系。
七、 钻进钱眼:成为市场的奴隶,沾满了铜臭气
  文艺不能做市场的奴隶,不要沾满了铜臭器。
  设计,是将艺术融入生活的载体,而后才是产品。设计之所以称之为“设计”,是因为他有设计师思考、技能与甲方需求的汇合,而不是设计师一味迎合甲方依葫芦画瓢的图纸。设计行业需求的是,既能在思想上、艺术上取得成功,又能接受业界和大众评审和验证的作品(当然,某些恶趣味甲方的私人空间及吸引特定人群的“特色”空间除外,如充满动物饰品和造型的私人住宅、棺材餐厅等)。
  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,好的作品不一定被广泛传播和赞赏,不好的设计却会引起大众一吐方快的心理。成为市场奴隶、沾满了铜臭气的设计师,是制造的机器。走“钱包”而不走“心”的设计,终将被甩在前进的沙滩上。
  八、 吹捧奉承: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
  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、一剂良药,是引导创作、多出精品、提供审美、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。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,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、阿谀奉承,不能套用西方力量来裁剪中国人的审美,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,把文艺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,信奉“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”。
  这点文艺作品与设计作品有很大的区别,文艺需要接受大众点评,但建筑设计、特别是室内设计,满足的是甲方的品位,讲究的是个性化,无需接受大众评判。虽然多数公共建筑、公众空间的设计,需要大众体验和评判的,但目前相关领域没有相关措施和提案,先筛选出一些及其挑战大众审美的设计,也没有相关专家能够站在国家、行业和大众视角去评判任何公共建筑及其空间。是幸,还是不幸?
  异曲同工,中国设计特别是室内设计的发展催生了不少优秀奖项,设计类各种评选也应时而生,当花钱买奖、因利益互换而得将的一系列丑闻频频爆出,设计奖项的含金量下降,设计作品价值标准遭遇“碾压”。设计圈也越来越浮躁,这对设计本身来说,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伤害。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责任编辑:刘娜静

大连市建筑装饰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
大连建筑装饰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. Copyright 2013 dlbuilding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 
地址:中国·大连市沙河口区凌河街10号   邮编:116021   电话:0411-84570990
辽ICP备13007895号   技术支持:大连思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