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大连建筑装饰网 > 设计师
空间纹理的释放者
戴昆,建筑师及室内设计师。北京居其美业住宅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执行总裁。近年来,致力于美式居住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推广。工作方向偏向住宅室内设计,主持设计了全国各地大量知名的样板间室内设计及陈设工作,同时担任中国陈设专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。中央美院客座教授,致力于推动中国室内陈设艺术的教育推广及发展。
时尚前卫的造型和设计感极强的颈饰、腕饰和戒指,组成戴昆形象的一部分。不过此时的戴昆已经不习惯叼着烟斗,他已经步入了戒烟的行列,他开始享受之前因为吸烟而享受不到的东西,品茶、品酒、运动……享受身上不再有烟味。
设计界久负盛名的戴昆,在岁月的打磨中呈现出一种儒雅稳重的性格,却恰如其分地保持着旺盛的激情,面对眼前纷扰的世界他拿捏自如,始终以谦卑的姿态行走。正如米开朗基罗所言,“我只是阅读到大卫,将他释放出来而已。”
指引前路的光
发现者,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,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,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,并把研究继续下去。——贝弗里奇
戴昆出生在中国西北边陲新疆,天然有豪爽疆人的骨质。他的父母都是大学教师,他是在大学校园的书香环境熏染中长大的。1988年考入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,校园里的戴昆不仅担当校学生会主席,还是学校乐队的吉他手和歌手,那时的他留有一头飘逸的长发,洒脱豪爽的性格让戴昆在校园中十分活跃,唱歌、举办各种活动、舞会、弹琴、作画……他的大学生活就像一首读不完的诗,值得回味和珍藏。
美国诗人金斯堡曾说过“我们不是我们污脏的外表,我们的心中一直盛开着一朵圣洁的向日葵。”假设不是因为戴昆内心的坚韧品质,从外乡只身来京的他,又如何能赢得那么多次良机的青睐?
大学毕业后,凭着优异的成绩和敢闯敢干的性格,戴昆像许多怀揣着梦想和热忱的年轻人一样,只身来到北京找工作。1992年腊月二十九那天下午,他带着自己的材料到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求职。那个时候,毕业生自主求职刚刚放开,之前都是工作分配制。而戴昆正处在新老体制的交接中,完全没有先例可以参考,他背包去找工作,单位都觉得很新鲜。递完材料,1993年的春节接踵而至。他“忐忑不安地过了一个年”,节后即如愿进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。
1993年到1999年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留给他的回忆,多年了余温尚在。
“北京院当时的文化特别好,采取的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,从给老先生们打杂开始,所以和他们感情很深。老一辈接受的教育比现在完美多了,他们极其严谨。”
有次开会,马国馨先生叫戴昆削一把铅笔。戴昆削好后马先生给他示范:“铅笔是应该这样削的,六个棱,每个棱削一刀。”
“连削铅笔,也是要讲究规整的。”戴昆说。
刚毕业时的戴昆像一匹志高气昂的野马,觉得自己各方面都十分优秀。在北京院的工作让戴昆学到了受益终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。进入著名设计师前辈马国馨工作室的第一个星期,马国馨老先生看到戴昆在自我感觉不错的设计手绘稿,及其善意地对他说:“小戴,就你这水平,排不进所里的前十名。更别提有800多人的整个设计院了。”他在老师的提醒下犹如醍醐灌顶,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,从此他开始脚踏实地的学习做人做事。
一个懂得感恩的人,不管他多么的时尚、前卫,刀枪不入的外表下藏着的心仍饱含温情,这或许就是戴昆生命中指引前路的光。
少有人走的路
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,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: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——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,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。——弗罗斯特在《未选择的路》
进入北京建筑设计院的过程给了戴昆极大的自信,其实这也是后来他敢于离开的基础。他离开设计院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,那个年代北京院的人才过剩,作为青年人机会有限。而此时社会上各种体制的设计公司开始涌现,有些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,戴昆这个处在体制内的设计师自然催生出出去闯荡的想法,所以戴昆在不到30岁的年龄,带着点盲目的自信便离开了那里。
他也成为那个年代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中最早下海的那批人之一。在这几年期间,戴昆设计了北京的许多建筑,这段时间留给他最深刻的印象便是“走出体制自己干,这样的工作效率非常高,同时劳动强度也比以前大大增加。那时一年的劳动量顶得上过去两三年甚至更多的劳动量,使我快速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。”
2004年,戴昆偶遇北京居其美业总裁罗川。戴昆和罗川确切的说是校友,但是他们在念书的时候并不认识,学校也不同,但是两校一墙之隔,后来院校合并,他们算是“被校友”的。当时是个很偶然的点,罗川正带领居其美业的团队做纳帕溪谷的项目,他们俩承担了设计配合。之前戴昆做过一些别墅的设计,有的还得了奖,但一直痛感建筑设计作品的完成度太低,戴昆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多机会整合上下游产业,这个想法和罗川不谋而合,所以戴昆很快便加入了居其美业,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专业从事高端住宅的设计与建设工作。
在戴昆刚刚由建筑设计转向室内设计的时候,有人不解,有人惋惜。但是对于他自己来说,却不觉得不妥。因为有了在建筑学领域的专业基础和训练,让他在做起室内设计的时候如鱼得水。这很容易让人想起“庖丁解牛”的故事,哪一部分可拆可扩,了然于心,因此下笔之时,常有鬼斧神工的神来之笔,运用自如。
站在生活里
美在生活中到处都有,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。——罗丹
对于个人居室环境的喜好,戴昆则认为,生活的需求都是共性的东西。每个人都喜欢阳光灿烂、空气清新,温和的,不是很张扬、不是很硬、不是很冷、不是很冰的生活场景。设计师所从事的工作是生活空间的设计和生活氛围的塑造,他们有更多机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转化成设计分享给其他人,而那些设计自然也会反过来影响着设计师本身。
“其实你很难去做自己不喜欢的设计给别人,所以可能因为这个原因,我跟别人的感觉不太一样,会更多的关注有共性的那一部分。可能对于其他行业的人来说,他们装修自己的房子,一定希望有很多个性元素融入其中。”而戴昆是每天都在诠释“个性”的人,所以戴昆在面对自己家的装修时,“唯一想的就是最好让自己的家没有什么特别个性的东西,最好让大家觉得走进这个房子,环顾四周其实挺普通的、挺一般的,这是完全不同的哲学。”戴昆认为,这就是设计行业和其他行业不一样的地方。比如做文学、音乐的人,他们需要让自己安静下来,让自己逃离世外,培养一个独特的心境,以便于创作。而设计师做的设计是为大家的生活服务的,所以就要始终站在生活里面,而不能出离生活,只有这样才能赋予设计多元弹性。
盛名之下
柳树问枣树:为什么人们总是用石子打你?枣树说:因为我背负了太多的果实。——佚名
设计带给戴昆巨大的荣誉感和成就感。每当开车走在北京的二环、三环、四环、五环的某一些路段时,戴昆都会有特殊的情感,因为他设计的房子就在那里,有千千万万的人居住其中,能把美好的设计和生活带给千家万户,给他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存放忙碌的心灵,没有尘世的喧嚣与烦躁,没有世俗的复杂与无奈,是他荣誉感和成就感的源泉。
戴昆的设计总是充满着让人心旷神怡的人文情怀,即使在面对最不易煽情的室内空间时,他仍能读懂当中的情感,那种人与空间的气场贯通所衍生的欢乐与悲伤,被具象的陈设所撩拨,共鸣着同样的节奏与激情。让身在其中的人,寄托着对生活的畅想,裹挟着灵魂的归处。
为了设计出更好的,适合中国人居住的室内空间,把更多先进的家居理念和生活方式传递给大众,戴昆付出了极大的代价。因为房屋住宅设计是一个长期工作,也因为他的专业水准和业务水平被设计行业所公认,戴昆的所有时间几乎都被提前预支了。“我们公司的业主大多都会在入住开放前,提前半年左右来委托设计。”戴昆十指交叉搭在办公桌上说,“这种情况就带来我们的每个‘下半年’都是提前被预约出去的,与业主签过合同,人家付过款,设计师就必须负责,所以我们自己可以调控的时间非常有限。只好自我安慰,业主这样捧场已经是很幸福的事了。不用出去找项目,好好做好设计就是了。”对戴昆来说,工作日在醒着的时候几乎就全是工作时间,如果不出差,除了早晚会去游泳或者健身,其他时间就都在办公室了,这对很多不从事这个工作的人来说大概很难理解。
即便如此,戴昆对设计的情感依然浓郁。他常说自己是个“幸运儿”,其中最大的幸运便是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。有一次戴昆和家人一起去海边度假,当一家人聊起家庭梦想时,他想了想便脱口而出自己最大的梦想是,“能在海边有座自己的房子,面朝大海有一个大窗子,大窗子前面是一个大桌子,桌子上摆着一块图板,可以画图。”
显然,设计对他来说是一种巨大的享受。他在盛名之下,但又与盛名保持了合适的距离。
大连市建筑装饰行业协会唯一官方网站
大连建筑装饰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. Copyright 2013 dlbuilding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地址:中国·大连市沙河口区凌河街10号 邮编:116021 电话:0411-84570990
辽ICP备13007895号 技术支持:大连思禄